目录/提纲:……
一、学科化服务概述
二、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必要性
(一)、学科化服务是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工作的需要
(二)、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的特点需要学科化服务
(三)、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的自身发展需要学科化服务
(四)、用户需求需要学科化服务
二是学科相关专业的交叉性较强,已经呈现多元化、综合化和社会化的趋势
三、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学科化服务策略
(一)、了解学科状况,提供学科化服务
四、结语
……
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学科化服务探索
李燕芬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资料室 北京 100083)
【摘要】: 学科化服务不仅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延伸,同时也是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信息服务工作的服务方向。本文从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工作的需要、特点、自身发展、用户需求分析了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学科化服务策略。
【关键词】: 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 学科化服务 发展策略
一、 学科化服务概述
学科化服务在我国图书馆界的实施已有10余年的历史。学科化服务,是按照科学发展与创新对文献的需求规律,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技信息服务工作,使信息服务学科化,服务内容知识化,从而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需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力度[1]。
学科化服务是以学科为主线,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学科馆员为核心,针对用户专业及学科需求,依托相应的图书馆或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文献信息资源,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用户构建起一个适应其个性化信息需求,适应其学术交流需要,以提升用户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为目标的信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4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料室)工作发展过程,是一个伴随着读者需求的不断提高与不断变化的过程,是创新模式的过程,因此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应适应读者需求变化的、高质量的为学科建设服务,努力提升读者服务质量,是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四)、 用户需求需要学科化服务
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的信息用户主要是教师、学生。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往往是某一学科发展最新、最前沿的,经过再构筑、再组合的信息,高层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用户需求特征,其需求特点,一是学科专业性较强,二是学科相关专业的交叉性较强,已经呈现多元化、综合化和社会化的趋势。
1、高校教师的信息需求特点
他们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体。由于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紧,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不仅需要了解某一学科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课题研究现状等,还需要了解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信息需求上,希望能围绕学科建设方便快捷地找到教学科研需要的文献信息,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持,为学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从而为构筑学科基地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保障。
2、高校学生的信息需求特点
学生的信息需求是由他们的学科专业学习任务所决定的。他们的信息需求具有阶段性、集中性、广泛性的特点。既每一阶段是随着所学习的内容的不同需求也有所不同。研究生是高校院系主要的读者对象,他们一方面广泛阅读本专业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需要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自己研究的课题的有关资料,具有查阅文献的系统性、新颖性、阶段性的特点。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学科专业,准确、有效的学科服务,有助于学生了解学科专业的文献资源。
三、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学科化服务策略
把握学科发展现状,有的放矢,有效规划,开展学科服务。按照学科服务战略,针对性地围绕院系学科发展需求,主动提供学科咨询和学科服务,主动融入学科建设与研究中,提供专业,准确、有效的学科服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高服务效率,积极探索技术的方法,利用网络的力量,提高学科服务效率。
(一)、 了解学科状况,提供学科化服务
了解学科的研究方向、特色和优势,学术队伍的调查分析,即学科带头人的研究方向,明确学科的规划,建立学科档案、需求档案、科研档案以及成果档案,从而获得学科建设的文献用户情况。了解学科用户对文献信息需求状况,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特点,围绕教学和科研需要开展深层次的学科化服务,按学科专业整合文献资源并分析、加工、筛选、研究,有针对性地提供给教研人员,满足学科用户需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增值服务模式,为教研人员提供专业化的学科服务。
(二)、建立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的服务保障制度及直接介入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实施保障机制
通过“学科馆员制”为核心的服务保障机制,可以在学科范围内为学科用户提供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服务,使学科资源,用户需求,学科馆员,知识服务做到无缝联接[5]。
学科馆员主要面向所承担的学科,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向院系师生提供学科化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学科馆员是学科知识服务体系的重要成员,是学科化服务的提供者,学科馆员的工作贯穿学科化服务的整个过程。既要具备本专业的学科知识背景又精通图书馆业务,能深入学科专业领域,参与学科知识服务系统的各个环节,以开发学科专业知识信息资源为目的,在了解对口的学科建设发展方向、目标、最新成果、未来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完成对学科专业知识整合,形成含有思维成果的新知识产品,为学科知识用户提供学术层面上的服务[6]。因此,学科馆员的工作具有知识含量高、业务技能强的特征。学科馆员要深入到科研、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参与学科专业的研究,从单纯的知识提供者转变为信息资源的建设者,个性化和学科化服务的提供者,以及学科特色知识库的建设者。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的践行者,践行的是知识服务的理念。通过学科化知识智能服务平台向师生提供集成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7]。
(三)、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学科化服务要与图书馆通力合作,面向用户学科化服务的服务模式
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与总馆(中心馆)间形成互为依存,互为共进的关系。形成多学科、多层次、优势互补的文献资源格局,以便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学科化服务要与图书馆 ……(未完,全文共4721字,当前仅显示238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高校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学科化服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