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保存桌面 | 浏览足迹 | 会员增值  
到新文秘网首页
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银行/金融/金融讲话/调研报告/>>正文

论文:我国上市银行效率测度研究

本文5积分 word文档下载 发表时间:2015/8/22 16:26:04 收藏此页 换稿提现 

论文:我国上市银行效率测度研究
——基于2007年数据分析

摘要:银行效率是对该银行自身发展的一个综合评定,上市银行是我国当前商业银行发展的主流。本文选取2007年我国的13家上市银行进行效率的测度,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根据其在2007年年报数据,构建上市银行运行效率水平模型测度各银行的效率值。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银行的效率普遍不高,各上市银行无法形成统一、高效的发展势头,无法形成均衡的发展规模,并最后提出简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上市银行 银行效率 主成分分析法

Study of the efficiency measurement of Chinas listed banks
——Based on 2007 data analysis

Abstract: Bank efficiency is of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bank. At present, going public is the mainstream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Selecting the 2007 annual report data of Chinas 13 listed banks and employing methods such as principal compo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8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业银行均已经上市,同时几家城市商业银行也已经上市,上市将成为未来我国银行也发展的主流。而国内学者基于商业银行上市角度的研究较少,因此,我们选择2007年度我国13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交通银行数据不完整),根据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从银行的盈利性状况、稳定性状况、公司冶理状况以及成长性状况等方面选取了26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上市银行运行效率水平模型,测度各上市银行的效率,分析我国目前上市银行效率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的为提高上市银行的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二 文献综述
国际上对银行效率最初采用一些财务指标或一些指标的加权平均进行测度,但这些指标通常无法综合的反映银行的长期效率并往往导致一些错误的分析。近年来对银行效率的研究很多都借助于前沿分析法,即按一定的标准构造一个生产前沿面,被评估银行与前沿面的差距就是该银行的效率。前沿分析法可以分为“参数法”(Parametric Method)和“非参数法”)(Non-Parametric Method)。其中“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就属于非参数法。DEA最初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1978)基于Farell(1957)关于生产效率观点提出,用于评估公共部门和非盈利部门的效率。Sherman和Gold(1985)首次用DEA对一家银行分支机构之间效率进行评估,之后,DEA就被广泛的运用于银行与银行之间效率的评估。Sathye(2001)采用DEA方法对澳大利亚1996年银行业的效率进行了分析。Sathye(2003)使用DEA研究了印度银行业1997-1998年的效率,结果发现印度银行的平均效率优于世界平均水平。Birgul Sakar(2006)利用DEA方法研究了11家土耳其的上市银行从2002年底起的10个季度的银行效率并提出了建议。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分析方法就是SFA(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随机前沿分析),它属于前沿分析方法中的参数法。该方法将误差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V~N(0,,σv2),用来反映统计噪音,第二部分是U≥0,用来反映企业自身可控制但未达最优的部分。国外学者也较多采用SFA来研究银行的效率问题。
国内对银行业的效率的定量研究比较晚,而且在方法和指标的选取上也是不很完善。早期关于银行效率的研究主要通过分别考察单位成本是否能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单位成本是否能通过联合生产而降低。近期国内对银行业效率的研究大多使用DEA方法对各银行的效率值进行排名,未对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杨宝臣等(1999)采用DEA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作了论证,并对农行的14家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和效率进行了有效性的评价;张维和李玉霜(2001)运用DEA方法评价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张健华(2003)采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银行业的效率作了一个综合的分析。姚树洁等(2004)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Bankscope数据库对1995-2001年间的22家银行效率进行了估算。郑录军、曹廷求(2005)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估计,并利用计量方法对影响银行效率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认为各银行在效率方面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庞瑞芝等(2007)对截止2007年4月底上市的11家国内商业银行2004至2006年的效率水平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认为我国上市银行经营效率普遍呈上升趋势。段贵昌(2008)利用DEA方法对我国已上市的13家银行的效率值进行测量,发现有5家上市银行的技术效率表现出色,其余8家银行技术效率表现不佳。综合来看,国内对银行业效率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商业银行效率的测评与比较,对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的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研究方法还比较有限,二是对上市银行效率及其测度的分析还比较少。
三 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对选取的2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采用变异系数的方法求得相应权重,最后以加权求和方式构建效率水平评估值模型测度各上市银行效率。
(一)指标处理
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分为正指标和负指标,本文正指标指的是在国际上公认的适度区间内,指标数值越大表明上市银行效率越好的指标。反之的则做为负指标处理。
由于不同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的量化单位,指标之间存在净值与相对值的不同量化问题,这样指标之间存在不可共度性。因此我们首先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也同时将逆向指标正向化。具体的处理方法为(1)式。
(1)
其中,为相应指标原始值,和为指标对应最大、最小值,为评价的样本个数,为相应指标个数。
(二)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1901年Pearson对非随机变量引入的,由Hotelling在1933年推广到随机变量。主成分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始数据中的大部分变异 ……(未完,全文共11581字,当前仅显示275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论文:我国上市银行效率测度研究》
新文秘网温馨提示:
  上面为新文秘网原创文章,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加入正式会员方法:点此在线智能充值(自动瞬间开通) 或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如果已加入正式会员,请点此到本站首页填用户名和密码重新登陆,或者这里刷新此页试试
  如果您刚支付成功而忘记登陆账号,可这里用订单号找回。欢迎推荐本站给您的好友

   会员客服微信号:wm114cn
文章搜索

搜索方式:      
体裁专栏
行业专栏
节日专栏
时政专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投稿提现赚钱 | 写作指导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付款方法 | 免费加入会员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