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激活红色资源,构建多元服务阵地体系,夯实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基础
(一)高站位谋划红色阵地建设,打造退役军人精神家园
(二)系统化整合阵地资源,延伸退役军人服务触角
二、用活红色阵地,创新服务保障模式,提升退役军人工作质效
(一)以红色教育为引领,筑牢退役军人思想根基
(二)以特色服务为抓手,提升退役军人保障水平
(三)以文化浸润为纽带,凝聚全社会崇军共识
三、培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励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
(一)培育“兵支书”队伍,引领乡村振兴
(二)扶持军创企业,带动创业致富
(三)壮大志愿队伍,彰显责任担当
四、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工作合力,确保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政策体系,强化要素保障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
全县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推进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退役
军人工作的决策部署,
总结我县近年来依托红色资源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成效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整合资源,推动全县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以及部分退役军人代表。刚才,*镇、*街道和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了
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有工作成效的总结,也有下一步的计划,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落实。下面,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激活红色资源,构建多元服务阵地体系,夯实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基础
(一)高站位谋划红色阵地建设,打造退役军人精神家园
一是科学制定专项方案,强化_。县委、县政府将红色资源开发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深度融合,专题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出台《县红色文化阵地升级改造专项方案》,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
财政、文旅、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近年来,累计投入870万元对歼灭战遗址纪念园、*革命烈士陵园等核心场馆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声光电技术还原战斗
场景23处,新增展陈文物400余件,年接待参观人数达25万人次,成为全县退役军人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是深挖地域红色文化,拓展阵地内涵。投入300万元打造*滩记忆馆,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历史事件为核心,分“渡河战役”“滩区变迁”“致富之路”三个展区,全面再现红色历史与黄河滩区发展历程。馆内设置退役军人讲解员岗位12个,由退役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119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青春》,在全县巡演20场,深受群众好评。编辑出版《*红色记忆》《*战斗》《*红色故事》《*红色图谱》等读物8套,发放至各红色阵地免费展阅,为宣讲提供丰富素材。
二是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实效。将*战斗遗址、*支队旧址、*十八勇士纪念地等红色阵地作为新兵入伍、退役返乡“必修课”,组织新兵开展“向英烈宣誓”活动,引导退役士兵参观学习,累计开展活动120余场,参与人数达5000余人次。在“五四”“七一”“八一”等重要节日,组织退役军人开展重温
入党誓词、“我与党旗合个影”、“向英烈敬个礼”等主题活动。今年“八一”期间,全县各红色阵地累计开展活动35场,参与退役军人2000余人,通过沉浸式教育,激发退役军人爱党爱国情怀。
三是深化思政教育,凝聚奋进力量。在红色思政加油站设立“老兵讲堂”,邀请优秀退役军人分享创业经历、军旅故事,每月举办1期,累计开展活动48期,参与退役军人1600余人。建立退役军人思想动态定期研判机制,通过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方式,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化解矛盾问题20余起。例如,*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一对一”谈心谈话,帮助3名创业受挫的退役军人重拾信心,成功转型发展种养殖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
(二)以特色服务为抓手,提升退役军人保障水平
一是打造“军岗客栈”品牌,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在战役遗址、渡口遗址等红色退役军人之家,依托“军岗客栈”模式,建立就业帮扶点6个,安排专人收集退役军人求职信息,对接人社、企业等部门单位,开展“订单式”培训。今年以来,举办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班8期,培训退役军人400人次,推荐就业320人,就业率达80%。与港航港、*汽车站等交通枢纽合作,设立优先检票、乘车(船)通道12处,开发安保、物流等适合退役军人的岗位150个,已上岗120人。
二是延伸服务触角,提供多元化优待。在风景区红色展馆设立的拓展型退役军人服务站,除提供休息、咨询等基础服务外,还联合景区推出退役军人门票半价优惠,年均为退役军人节省旅游开支10万余元。协调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医疗机构,为退役军人开设就诊绿色通道,提供免费体检项目5项,年服务退役军人2000余人次。在双拥公园周边开发双拥一条街,汇聚餐饮、零售、家政等商户50家,推出退役军人专属优惠服务20余项,形成“10分钟拥军圈”,让退役军人切实感受到社会尊崇。
三是创新服务载体,解决实际困难。成立“黄河老兵”志愿服务队,组织退役军医、律师、教师等专业人才,开展“送医下乡”“法律_”“教育帮扶”等活动。今年以来,开展义诊活动15场,惠及群众3000余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80次,帮助解决纠纷12起;为困难退役军人子女辅导功课200余人次。建立退役军人关爱基金,通过财政拨款、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100万元,已救助困难退役军人30户,发放救助金20万元,解决了退役军人的燃眉之急。
(三)以文化浸润为纽带,凝聚全社会崇军共识
一是开通双拥公交专线,营造崇军氛围。围绕渡口遗址、村等红色文化阵地,开通81路双拥公交专线,线路全长20公里,途经12个站点,覆盖驻部队和多个社区。专线车辆统一喷涂双拥宣传标语,车内设置双拥文化展板,成为流动的国防教育课堂。专线开通以来,日均运送乘客800人次,其中军人及军属100余人次,受到驻部队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开展英烈文化传承工程,厚植爱国情怀。创新实施“英烈文化润心铸魂”工程,对*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数字化改造,建立英烈数据库,收录烈士信息500余条,实现“网上祭扫”“云端献花”功能。在清明节、烈士公祭日等节日,组织开展“缅怀英烈、传承精神”主题活动,今年以来,线上线下参与祭奠人数达30余万人次。联合教育部门,将红色文化纳入中小学德育课程,组织学生到红色阵地参观学习,开展“学英烈、做传人”主题活动40场,培育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
三是壮大荣军联盟队伍,拓展拥军渠道。通过红色文化浸润,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拥军优属工作,100余家单位和企业组成荣军联盟,推出拥军优惠服务350余项。例如,*超市为退役军人提供购物9折优惠,年让利5万元;*驾校为退役军人提供驾驶培训补贴,每人减免学费500元,已惠及200人。荣军联盟成员单位每年走进驻地部队开展拥军活动30余次,送去慰问品价值30万元,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拥军”的良好局面。
三、培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励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
(一)培育“兵支书”队伍,引领
乡村振兴一是强化政策扶持,选拔培养骨干力量。出台《*县“兵支书”培育工程实施方案》,联合组织、农业
农村等部门,通过“村党组织推荐、乡镇考察、县级备案”的方式,选拔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的退役军人担任村“两委”成员。目前,全县已培育“兵支书”76人、“兵委员”217人,占村“两委”成员总数的15%。例如,镇村“兵支书”*同志,退役后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建成蔬菜基地200亩,带动50户村民增收,村集体年收入增加20万元。
二是实施精准帮扶,助力履职尽责。制定“兵支书”履职助力方案,开展“一对一”导师帮带,安排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与“兵支书”结对,传授基层治理经验。协调县农村商业
银行推出“鲁担助军惠农贷”,为6户“兵支书”领办的合作社提供1000万元信贷担保,解决资金难题。牵线军创企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镇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生产线2条,年加工农产品500吨,带动周边200余人就业,其中退役军人30人,助力村集体增收160万元。
三是搭建交流平台,激发创业活力。定期举办“兵支书”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讲授乡村振兴政策、产业发展知识,今年以来,已举办培训4期,参训人员300人次。组织“兵支书”赴*县、*市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兵支书”微信群,分享工作心得、资源信息,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街道村“兵支书”*同志,通过学习考察,引进葡萄种植新技术,带动村民种植葡萄100亩,亩均增收5000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典范。
(二)扶持军创企业,带动创业致富
一是打造孵化平台,提供全链条服务。加强退役军人创业帮扶,投入500万元打造电商直播基地,设立直播间10个,配备专业设备,免费为退役军人提供直播培训、产品 ……(未完,全文共7294字,当前仅显示336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全县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推进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