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二、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一)模型与数据
(二)影响因素确定及分组
3、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存量是影响FDI技术溢出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分组回归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及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完善经济_建设
2、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注重人力资本建设
3、扩大市场竞争度和开放度,构造有利的市场竞争环境
4、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本国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
5、保证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防止FDI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垄断
……
论文: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 要:本文采用Feder两部门模型对影响我国FDI技术溢出的6个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吸收的FDI量、人力资本、自身的科技水平、经济开放度、所有制结构进行实证研究,按照这些影响因素指标值的高低对我国28个省份进行分组比较回归。回归结果显示这些因素与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它们将直接影响一个地区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文章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 影响因素
A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DI Technology Spillovers Effect in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used the Feder Two-Section Model to analysis the si*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DI technology spillovers effect in China. There ar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DI inflow, human capital, level of technology, level of economic opening and ownership frame. We divided the 28 provinces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he level of the above si* factors. The results of the regressing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above factors had the positive f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25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于东道国人力资本而言,也是一个有利的因素。一旦东道国已经迈过了发展所必须的基本劳力技能和基础设施受制约的情况,伴随着FDI的转移,会导致东道国人力资本的扩增。(Blomstrom et al 1994,Borensztein et al 1995)。FDI导致人力资本扩增与东道国的技术积累相关,它受国内内生性技术创新速率的影响(Abramovitz,1986)。如果国内技术创新速度有限,且东道国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则东道国不能吸引到充足的FDI形式的物资资本。即使它能吸引到一些FDI,这些FDI项目也可能聚集在出口加工区,与国内企业隔绝开来,其技术外溢效应和外部性作用的范围也是微乎其微的。
3、东道国市场特征
东道国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市场结构也是影响FDI转移效果的重要因素。开放的东道国市场有利于跨国公司或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和项目的合作,产生正的技术外溢出效应。Guntlach和Nunemkamp(1996)Braumerhjelm和Svensson(1996)等人的研究表明,在FDI和国内资本互补程度既定,且国内产业集聚特征明显的情况下,FDI的溢出效应取决于国内企业对外资企业的开放程度,开放程度越高,则本土企业与FDI企业联系越为紧密,越容易从这些企业中学习先进的技术,从而从FDI中受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从这一理论出发,一旦FDI企业相对孤立于本土企业,则FDI企业就可能形成所谓的“飞地”[ 许多发展中国家外来FDI集中于某一产业,尤其是加工贸易,这些FDI在地域分布上往往集中于一个小范围的区域,与国内企业以及国内科研机构的联系都较少,这种“孤岛”形式的FDI被称为飞地,它不利于FDI的技术外溢。],从而对本土企业产生的外部正效应也就有限。
4、技术缺口
FDI主体双方技术缺口是影响FDI技术外溢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早在20世纪70年代,Findlay(1978)就建立了一个通过FDI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移的动态模型,他沿用了Gerschenkron的赶超假说,认为在一定的FDI存量下,国内外企业间技术缺口越大,则潜在溢出效应也就越大;当技术缺口既定时,溢出效应随着FDI存量的增加而变大。然而,这一结论引来了许多学者的异议。很多学者的实证研究都证明过大的技术差距不利于FDI技术外溢的产生。相反,如果本国的技术水平越高、技术吸收能力越强,则越有利于FDI的技术转移。Blomstrom et al (1994)首先认为太大的技术缺口可能会妨碍FDI溢出效应的发挥,他认为工业化国家中生成的技术并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技术上过于落后的这些发展中国家可能不具备应用先进技术的物质条件和人力资本条件。
除以上的因素外,一国的生产贸易投资_、金融经济政策、交通通讯设施状况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De Mello,1997)。总体上来说,东道国必须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才能保证自己从FDI蕴藏着的较高生产率中充分获益。所有的这些研究都进一步强化了所谓的发展门槛假说(Borensztein et al 1995)。由此为东道国政府制定一定的FDI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如加强对本国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本国R &D力度,缩减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技术缺口,促进本国市场的开放与竞争,促进本土企业与FDI企业的交流和合作。此外,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价格机制,创造一个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对于充分发挥FDI的外部正效应,缩减技术缺口也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杨先明 2004)
二、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一)模型与数据
我国是一个地区经济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家,反映在FDI上也一样,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经济特征,包括其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存量等,这些经济特征将直接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为更好的研究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笔者试图利用Feder两部门模型通过分省份比较对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做实证研究。该模型把整个经济分为外资部门和内资部门两部分,每个部门有其独立的生产函数,并将外资部门的总资本Kf计入到内资部门的生产函数中,然后以这两个生产函数为基础,推导出最终的计量方程。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较好的突出了内资与外资的差异性,并且将FDI与国内资本无差异的纯要素投入作用分离,与国内资本合并到资本存量K的系数中,则FDI一项的关注系数度量就是其溢出效应。因此,本文也采用该模型对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考虑到我们所要检验的是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为了便于分离此效应,我们将外资部门的Kf(FDI存量)纳入内资部门的生产函数中。模型的具体推导过程如下,假设整个经济分为内资部门(F)和外资部门(H)两个部门,且这两个部门的生产函数分别为:
F=f(Lf,Kf) (1)
H=h(Lh,Kh,Kf) (2)
这里,F表示外资部门的产出,H表示内资部门的产出,Lf,Kf分别表示外资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Lh,Kh分别表示内资部门的考动力和资本,由于溢出效应的存在,因此内资部门的生产受外资部门Kf的影响。社会总产出由内资部门和外资部门的产出构成,也即:
Y=F+H (3)
进一步假设两部门边际生产率存在差异,Fl和Fk分别为外资部门劳动力和资本边际生产率,Hl和Hk分别为内资部门劳动力和资本边际生产率,其关系为:
Fl/Hl=Fk/Hk=1+δ (4)
也即外资部门的边际生产率是内资部门的1+δ倍,当δ>0时,外资部门的生产率高于内资部门,当δ=0时,两者相等,当δ<0时,外资部门的生产率低于内资部门。一般而言,我们认为δ>0。对(1)、(2)式进行微分运算,并根据(3)、(4)式进行整理可得:
dY=Hl*dL+Hk*dK+Hf*dKf+[δ/(1+δ)]*dF (5)
Hf表示外资部门的直接投资对内资部门的外溢效应的作用系数。对(5)式两边同除以Y可得:
dY/Y=α1(dL/L)+α2(dK/K)+α3(dKf/ ……(未完,全文共14780字,当前仅显示351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论文: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