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明确教学内容中哪些地方需要合作,并选择恰当的时机
二、注重合作的技巧
三、要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一)小组内的合作需要制度
(二)课堂上合作与非合作之间的切换需要制度
(三)合作教学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
浅谈小组合作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教学征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对学生传授思想品德、情感态度、法律常识等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学生意识的培养,单纯地靠知识的传授、灌输,是很难在学生的思想深处埋下种子并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茁壮成长的。
《墨¾¬》中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明是非,通过“辩”,更好的辨明是非,让这种是非观念在辩论中植入意识的深处,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就是希望真正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是非观、世界观、价值观,在人生发展的进程中正确的认识世界、辨别是非、看待社会、评价自我,从而树立人生的理想目标,培养对社会、对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51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的知识点进行讨论、辩论、交流。同时还要把握合作的时机,一般要选择在学生对知识点“愤而不发”之时,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搞不通这种矛盾心理状态,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引入小组合作教学。例如: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时,可以由学生分小组自主整理,小组成员通过互教、互学、互助,从而达到补缺补漏,综合提高的目的。
二、注重合作的技巧
在合作中,要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要遵Ѭ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4—6人一组,每个小组都要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以确保组内互相学习的效率和及时收集资料、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同时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_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三、要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一)小组内的合作需要制度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组在为ˬ记录ˬ
发言而争吵;有的组学生却静悄悄地做自己的功课;有的组虽讨论起来了,但说的却是别的话题;而且,几乎每次分组学习,总有人一声不吭。我认为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个人职责不明确。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
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
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即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二)课堂上合作与非合作之间的切换需要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灵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吵。
(三)合作教学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在学生讨论中,要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教师必须对各个小 ……(未完,全文共2264字,当前仅显示143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浅谈小组合作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教学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