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当前制约初战指挥效能的主要因素
(一)接警调度方面
三是车辆装备选派、警情类别区分等调派环节复杂,无法快速准确调集力量
(二)集结出动方面
六是全勤指挥部在不同库室值守,无法快速响应
(三)行进途中方面
三是队站不熟悉灾害区域内部道路,导致不能快速抵近现场
(四)到场展开方面
二、廊坊支队初战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抓机制创新,提高警情响应速度
(二)抓精细精准,提高集结出动速度
(三)抓协调联动,提高行进途中速度
(四)抓预判预制,提高到场展开速度
三、进一步推进初战机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强化指挥调度,做大做强指挥中心
(二)强化通信支撑,建实用好指挥系统
(三)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培优专业能力
……
“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改革转制以来,消防救援队伍职能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任务的拓展,要求我们摒弃过去简单粗放的作战指挥模式,从接警调度到集结出动,从应急通信到作战编成,都要紧贴实战、全面革新,重构战斗力生成新模式、新体系。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当前约初战指挥效能的主要因素,浅谈了“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的实践做法,探索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初战机制改革、构建现代化作战指挥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一短三快 初战机制 改革
改革转制后,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承担着全灾种、大应急的作战任务,如何全面提高队伍核心战斗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和艰巨挑战。开展初战机制改革、建设现代化指挥体系是部党委和黄明部长交给消防救援队伍的重大课题,是提高队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适应时代之变、改革之变、职能之变,提升队伍战斗力的迫切需求。
一、当前制约初战指挥效能的主要因素
在传统初战指挥模式下,接警调度、集结出动、行进途中和到场展开等四个环节,均不同程度存在制约初战指挥效能的因素,导致指挥中心的“中枢”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78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逐项改进措施方法,构建了调度指挥“四快”工作机制,全面挖掘初战指挥效能提升新源泉。
(一)抓机制创新,提高警情响应速度。整合修订四类23项涵盖“应急值守、应急响应、接警调度、指挥流程、警情分级、层级指挥”等内容的机制性文件,避免因制度过多或内容冲突造成执行效率低下的问题,使指挥调度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接处警“先调派、后详询、再调整”工作流程,应用新一代智能接处警系统语音转换、报警定位功能,变被动了解警情为主动感知警情,实现接警派警同步,有效缩短响应时间。细化指挥中心席位设置和岗位分工,确立“常态接警受理调派一体运行、高发时期受理调派协作运行”两种接处警模式,确保调度指挥协同高效。在全市划分三个区域,建立战区协作备战机制,每个协作区设立区域指挥中心,实施临界警情就近响应、重大警情同时响应、熟悉演练联合开展、预案编程共同部署;设置梯次增援圈,细化区域梯次增援调派机制,有效提升区域联动效能。
(二)抓精细精准,提高集结出动速度。推动指挥中心升级改造,配建“态势标绘、专家研讨、日常备勤、训练健身”等十个功能室场,实现所有场所音视频信号与指挥大厅同频同步,充分满足接警调度人员值班值守及业务学习、模拟推演、业余训练等需求。突出机关战斗属性,全勤指挥部值班人员实行一主一备、每日24小时电台值守,各科室每日设立AB组备勤人员,携行装备实现“模块化”储备,充分做好同时应对处置两场以上灭火救援行动准备;指挥大厅音视频信号与指战员办公区、生活区、备勤区联网传输显示,确保值班值守与备勤人员同频同步、快速响应。分行业建立专家库,并推动实体化运行,充分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专家在线轮值,切实解决专家到队轮值制度难落实的问题。基层队站通讯室实现“环境设置、设施功能、运行模式”三统一,力量调派实现“启动警铃、广播警情、开启车库门”一键式操作,最大限度缩短响应时间。
(三)抓协调联动,提高行进途中速度。在基层队站营区路口地面施划黄色禁停线,设立临时交通管制指示灯,与交通、文广旅等部门对接,规范警灯、警报、短笛、喊话器等车载示警设备使用,在人员车辆出行高峰时段,开通“消防警笛响起 请您迅速让行”互动栏目,减少过往车辆、出行群众对消防救援车辆出动速度、行车安全的影响。以全市灭火与消防应急救援社会联动工作机制为牵引,利用“雪亮工程、高空监控、辅助互联网地图导航”实时查看路况,提前研判道路通行能力,避开狭窄、封闭等路段。利用支队自主研发的CFR智慧管理系统,启动车辆定位和车载监控功能,及时跟进车辆行进位置,推送最优行车路线;利用公安情指一体网络,及时发布“骑警护行、区域_”需求,确保快速通过拥堵路段。指挥中心派警时,同步通知乡镇街道网格员、住宅小区值班员、微型消防站或乡镇(村街)、派出所联络员到指定位置接应救援车辆,打通消防车距离灾害现场最后一公里。
(四)抓预判预制,提高到场展开速度。定期更新优化各队站管界划分,分析历年接处警数据,制成灾害时空分布热力图,有效预警预判。建立数字化预案系统,灾害事故处置预案实现“一键式”调取推送、“清单式”指挥调度。分类制定“地震、洪涝、石化、林草”等典型灾害事故调度指挥手册;明确“一表、一图、一提示”初战辅助指挥要素(即事故单位基本情况表、态势标绘图、处置规程及安全要点提示),建立“三记录、一清单”遂行档案,规范各阶段、各层级信息报送内容,并依托信息化系统模板式上报,提高灾情信息推送反馈质效。统一各执勤队站灭火救援辅助指挥箱携行装备,配发态势标绘图版,预设典型灾害事故绘图模板,规范绘图标识符号和颜色用笔,提高行进途中和到场展开绘图效率。辖区力量到场后,第一时间利用无人机绘制现场态势图并向后方反馈,搭建前后方一体化指挥联络平台;预先前置装备、铺设水带干线,保持充水待战状态,实现侦察和初战同步快速展开。
三、进一步推进初战机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在总队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在前期“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试点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距离全面构建现代化指挥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下步推动此项工作中,要以更高的站位、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因地制宜、探 ……(未完,全文共4373字,当前仅显示220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