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二)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举措
(三)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聚焦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取得实效
(一)强化项目引领,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二)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三)完善监管体系,确保养老服务安全规范
三、强化保障措施,为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大政策支持,强化要素保障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四、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堵点
(一)妥善解决农村养老服务薄弱问题
(二)加快解决医养结合不深入问题
(三)有效防范养老服务机构运营风险
……
在全市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
总结大冶市“铜都夕阳红”为老服务项目大赛成果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分析当前全市养老服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市养老服务向专业化、精细化、品质化迈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区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市民政局、发改委、
财政局、卫健委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养老服务机构代表、社区负责人等。刚才,大冶市民政局、*区政府分别作了
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全面、很有针对性,既总结了成绩,也剖析了问题,提出的工作思路符合实际,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养老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社会工程。当前,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万人,占总人口的%,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万人,空巢老人万人,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大冶市通过举办“铜都夕阳红”为老服务项目大赛,挖掘出“智能健康监测”“文化养老进社区”等10个优质项目,其中社区的“时间
银行”互助养老项目已吸纳名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小时,累计兑换服务小时,有效缓解了居家养老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这一实践充分证明,只有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才能让老年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我市仍有*%的
农村老年人面临“吃饭难、就医难、陪伴难”问题,特别是县乡的留守老人中,有*%的人日均照料时间不足*小时,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113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根据全市老年人口分布数据,区、县老年人口分别占比%和%,养老服务需求最为集中。2025年下半年,区要在街道、社区新开工2个养老服务综合体,县要在镇、乡新建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选址要优先考虑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区域,如区可在*地铁站周边建设综合体,方便老年人出行;县可结合
乡村振兴战略,在村建设集养老、医疗、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规划设计要注重适老化细节,如设置无障碍通道、防滑地板、紧急呼叫系统等,90%以上的设施要符合《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三是多渠道拓展养老服务资源。除新建项目外,要通过改造闲置资产、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增加供给。2025年,计划改造所闲置学校、栋政府办公楼为养老服务设施,预计新增床位张。例如,区小学停办后,可改造为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设置床位张,服务周边名老年人。同时,推广“物业+养老”模式,支持物业公司在小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服务,按服务量给予每小时元补贴,力争2025年覆盖个小区,服务老年人人次。
(二)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一是深化“五方联动”机制。大冶市的实践表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家庭、老年人五方协同能有效提升服务效能。要在全市推广这一模式,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社会组织参与、家庭尽责、老年人自主”的协同机制。具体来说,政府负责政策制定和资金保障,2025年市级财政安排养老服务专项资金亿元,比2024年增长%;企业通过招投标承接养老服务项目,如养老产业集团已中标个区县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计划投入万元升级信息平台;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市老年协会2025年计划组织场“银龄互助”活动;家庭承担赡养主体责任,落实子女带薪护理假制度,每年给予独生子女天、非独生子女天护理假;老年人参与服务设计,通过“养老服务议事会”收集条意见建议,其中*%已被采纳。
二是推进“互联网+养老”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个,但存在数据不互通、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要在2025年月底前完成市级平台升级,整合民政、卫健、医保等部门数据,实现老年人信息“一人一档”。开发“养老服务”手机APP,提供预约服务、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等功能,预计2025年月上线,力争注册用户达万人。例如,区可试点“智能养老手环”项目,为名高龄老人免费配备设备,实时监测心率、定位等数据,当出现异常时自动报警,已成功救助名突发疾病老人。同时,建立养老服务“大数据中心”,分析老年人需求偏好,为精准服务提供支撑,如根据数据显示,%的老年人优先关注医疗服务,可引导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医养结合合作关系。
三是培育专业化服务队伍。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仅万人,其中持证护理员人,缺口达万人,且存在年龄偏大、技能不足等问题。要实施“养老服务人才提升计划”,2025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万人次,其中*%为新增从业人员。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每年培养专科生人,给予每人每年元奖学金。建立护理员岗位补贴制度,对工作满1年的给予每月元补贴,满3年的元,满5年及以上的元,稳定人才队伍。例如,养老机构通过补贴政策,已留住名护理员,流失率从*%降至*%。同时,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每千名老年人配备名社会工作者,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服务,2025年计划招聘人。
(三)完善监管体系,确保养老服务安全规范
一是健全综合监管制度。制定《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办法》,明确民政、卫健、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职责,建立“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每年抽查比例不低于*%。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依法处罚。2025年上半年,开展全市养老机构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消防设施、食品卫生、护理安全等方面,已排查家机构,发现隐患处,整改完成处。建立养老服务机构信用档案,对失信行为实行联合惩戒,如养老机构因消防隐患被列入黑名单,取消政府补贴资格并向社会公示。
二是强化服务质量评估。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从设施设备、服务流程、满意度等个维度进行考核,每年发布评估报告。对评估优秀的机构给予最高万元奖励,对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取消运营资格。例如,养老服务中心在2024年评估中得分分,获得奖励万元,用于改造升级设施;敬老院因服务质量不达标被要求整改,2025年月复查仍未通过,已取消其运营资格并重新招标。同时,建立老年人满意度调查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问卷调查,覆盖率不低于%,将调查结果作为评估重要依据。
三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建立养老服务领域风险防控体系,重点防范运营风险、安全风险、
疫情风险等。运营风险方面,要求民办养老机构按床位数量缴纳运营保证金,单床保证金不低于元,总额不超过万元,已收取家机构保证金万元;安全风险方面,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个、电气火灾监测装置套,实现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疫情风险方面,制定《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储备口罩万只、消毒液吨,定期开展应急演练。2025年月,养老机构突发疫情,因处置得当未出现扩散,累计隔离观察人,核酸检测次,保障了老年人健康安全。
三、强化保障措施,为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民政局,负责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各区县政府要参照市级架构,成立相应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和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权重不低于*%。建立“市级统筹、区县主责、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市民政局牵头抓总,发改委负责项目审批,财政局落实资金保障,卫健委推进医养结合,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例如,在医养结合工作中,卫健部门要指导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2025年实现医养结合率达%以上;财政部门要确保养老服务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对区县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扣减相关转移支付。
(二 ……(未完,全文共6936字,当前仅显示319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在全市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